深度解读条码系列-01
Code128的ABC代码集的图形结构
CODE 128条码是1981年由COMPUTER IDENTICS公司开发的、对128个字符进行标准化的多级别编码。在AIM中分配的ID号为“]C0”和“]C1”。
Code 128是ISO/IEC 15417:2007 中定义的高密度线性条码符号。它用于字母数字或纯数字条形码。它可以编码所有 128 个ASCII字符,并通过使用扩展符号 (FNC4)编码 ISO/IEC 8859-1中定义的 Latin-1 字符。与Code 39等其他方法相比,它通常会产生更紧凑的条形码,尤其是当文本主要包含数字时。在AIM中分配的ID号为“]C0”
GS1-C128(以前称为 UCC/EAN-128)是 Code 128 的子集,在AIM中分配的ID号为“]C1”,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用于航运和包装行业,作为供应链中容器和托盘级别的产品识别码。通常会有前导符号“(xx)”作为识别符。括号里面的两位数字是称作AI识别符,用于定义后面的代码的意义。详情请见GS1-Code128应用识别符。
- 128A(代码集 A)– ASCII 字符 00 到 95(0–9、A–Z 和控制代码)、特殊字符和 FNC 1–4
- 128B(代码集 B)– ASCII 字符 32 到 127(0–9、A–Z、a–z)、特殊字符和 FNC 1–4
- 128C(代码集 C)– 00–99(使用单个代码点编码两个数字)和 FNC1
- Auto 是根据数据内容自动选择A/B/C代码集,以最短的方式编码图形。
Code 128 左右的静区最小宽度为 10x,其中x为模块的最小宽度。它在条形码的左侧和右侧,是强制性的。
静区(Quite Zone, QZ, 空白区),最小宽度(术语为BarWidth条宽,或X尺寸X-Dimension),代码集(也称作代码子集Code Set,还可称作模型Mode A ,Mode B, Mode C,详情在另一文章:Code128码的长度和校验码计算)。
从上文可以看出,如果条码内容是大写英文字母,用A用B是一样的,如果包含大小写字母,则要用B,如果条码是由纯数字构成且是偶数个数,就要用C了。在条码制作软件中可以选择使用哪个子集。如果在制作条码时没有指定使用哪个子集,那么可能会是自动模式。
下图是CODE 128 A、B、C的起始符结构,可以根据图形来判断是什么类型,也可以使用易阅条码检测仪来判断,用你的条码枪扫下图试试,看能不能分辨出是哪种条码。Code 128不同子集Code128-A、Code128-B、Code128-C的起始符图形结构。
Code 128 条码有六个部分:
校验符号是不显示不输出,根据所有数据的加权和计算得出(Mod103)。 Code 128对应的编码生成标准文件是ISO/IEC 15417:2007 Code 128对应的质量检测标准文件是ISO/IEC 15416:2016 与其它一维码一样,可以是白底黑字,也可以是黑底白字。 Code 128 Auto 是自适应状态,即根据内容的多少打印条码,会自动适应条码的宽度。Code 128 A/B/C呢,是可以固定宽度的,设置后不会自动改变条码的宽度,即你设定多少宽度就是多少宽度。 | ![]() |
好了,深度解读条码系列01篇,关于C128的ABC代码子集的结构,文章到这里就要结束了。希望读者们通过这篇文章能对C128条码有更多的了解。
信亦达还制作了以下系列相关内容:
常见一维条码CODE 39的深入了解
常见一维条码CODE 93的深入了解
常见一维条码EAN 13的深入了解
常见一维条码ITF-14的深入了解
常见二维条码QR的深入了解
常见二维条码DataMatrix的深入了解
常见二维条码PDF417的深入了解
深度解读条码02:Code128的长度及校验码计算